發布時間:2024-06-19
瀏覽次數:732次
無現貨,不市場。6月17日,山東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
這是繼廣東、山西后,作為我國第三個轉入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的區域電力市場。
作為全國首批八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之一,山東電力現貨市場于2021年12月1日進入長周期結算試運行,截至5月,已連續運行30個月,歷經迎峰度夏、度冬及重要節假日、重要活動保電等多場景實戰檢驗。
數據顯示,山東省電力市場參與交易的售電公司數量從2021年12月71家增加到2024年超過120家。
同時,在現貨市場試點建設過程中,山東也有著多個全國第一:第一個允許采用“負電價”,第一個建立容量補償機制,第一個允許獨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第一個創新核電保留優先發電量、以全電量報量報價方式參與市場。
從運行情況看,省內各類經營主體對電力市場的預期和信心不斷增強,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電力交易格局已經形成。電力現貨市場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撐電力可靠供應以及優化資源配置、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能見」了解到,針對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山東電力現貨市場通過選定適宜市場模式、優化熱電解耦出清方式、設置合理市場價格限值、建立容量補償機制、制定分時電價傳導機制等做法,實現了市場環境下電力安全保供。
市場模式方面,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在設計之初便選擇了現貨全電量出清、中長期交易差價結算的集中式市場模式,電力現貨市場出清采用安全約束機組組合與安全約束經濟調度算法,兼顧了市場交易組織與電力系統安全運行要求,同時采用分時節點價格機制,形成反映電能時空價值的價格信號。
價格機制方面,山東創新實施現貨市場分時電價全鏈條傳導機制,以現貨市場分時價格信號為指導,優化工商業分時電價與分時零售套餐約束機制,同步適時調整代理購電用戶分時電價浮動比例和峰谷時長等參數,有效實現現貨市場分時價格信號向終端用戶的有效傳導。
對比省級現貨市場建設實施方案或者運營規則及細則,山西、廣東、山東也表現出了“求同存異,兼收并蓄“。
在處理兩個市場的關系時,均堅持“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輔”的原則。在電力市場模式選擇上,“轉正”三省主要采用“集中式”電力市場模式。
山西在最新版的v14文件中表示,采用“中長期合約僅作為結算依據管理市場風險、現貨交易采用全電量集中競價”的交易模式;廣州還是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實施方案(試行)》中提出的,采用全電量競價的模式,按照“發電側報量報價、用戶側報量不報價”的方式起步,逐步過渡到發用雙邊報量報價模式;山東在《山東電力市場規則(試行)》中強調,采用“保量保價”和“保量競價”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優先發電參與市場,應放盡放,實現優先發電與優先購電規模相匹配。
此外,在具體實施中側重點的選擇不同,山西是第一個推動抽水蓄能、虛擬電廠參與現貨市場,目前山西電力已推動現貨模式虛擬電廠建設成功;廣東開啟國內獨立儲能以“報量保價”的方式參與現貨市場交易的先河;山東首次創新核電保留優先發電量、以全電量報量報價方式參與市場。
以上在電力現貨市場的先行先探,為后續省級發展電力市場提供了優秀樣本。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電力現貨市場“轉正”,業內也有不少聲音指出:已經轉入正式運行的電力現貨市場實際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解決。
山西市場的問題在于結算。中長期合約在最終結算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現貨市場不同節點之間的價格差異。目前的廣東電力現貨市場中,用戶在日前市場的申報只參加結算,而不參加出清,以及抽水蓄能、虛擬電廠等各類可調節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機制尚未建立。
而山東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龐大的新能源裝機如何入市?
山東省在電力現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總裝機容量和新能源裝機容量的增加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山東省的電力總裝機從2020年15896.3萬千瓦,到2023年年底達到了21152萬千瓦,增長率達到33%。其中,新能源裝機從2020年4067.5萬千瓦達到了2023年8283.6萬千瓦,比2020年增長了一倍。
截至2024年3月底,風電裝機2600.4萬千瓦,光伏裝機5932.57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4324.73 萬千瓦,集中式管理光伏電站 322 座,裝機容量 1607.84萬千瓦,風電裝機和光伏裝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一 。
針對新能源消納難題,山東省通過引入新型儲能等多元主體參與電力現貨交易、設置合理的價格限值、制定分時電價傳導機制、推動電力調頻、爬坡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等措施,對于激勵各類主體參與電力系統調節,挖掘新能源消納空間發揮了積極作用。
舉例來說,現貨市場低谷低價和分時電價信號的充分傳導,充分調動了各類資源參與新能源消納。在新能源大發、電力需求下降的低谷時段,現貨市場低電價激勵煤電機組深調371萬千瓦,分時電價機制引導市場化用戶午間填谷500萬千瓦,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消納,推動了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
同時,山東還積極推動集中式新能源企業入市,鼓勵集中式新能源企業自愿選擇全電量參與中長期和現貨交易。不選擇全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新能源企業則以實際發電量的10%參與現貨市場結算。截至2023年底,山東564家集中式新能源場站中,有44家風電場站選擇全電量入市,通過電力市場交易實現新能源發電價值。
說白了,“建市場”與“促轉型”這一對目標,是當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過程中繞不開的話題,“轉正”遠非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終點,只是新的起點,新能源入市的挑戰與壓力仍然存在,系統調節資源也依舊面臨很多待解難題。